工作動態(tài)

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(yī)學獎、物理學獎、化學獎揭曉

日期:2020-10-07

|  來源:新華網 和苗 付一鳴【字號:

三名科學家分享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(yī)學獎
  瑞典卡羅琳醫(yī)學院5日宣布,將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(yī)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哈維·阿爾特、查爾斯·賴斯以及英國科學家邁克爾·霍頓,以表彰他們在發(fā)現(xiàn)丙型肝炎病毒方面所做出的貢獻。

  評獎委員會說,今年的獲獎者在與血源性肝炎的斗爭中做出了“決定性貢獻”,而血源性肝炎是可能導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全球重大健康問題。他們的開創(chuàng)性發(fā)現(xiàn)是鑒定出一種新型病毒,即丙型肝炎病毒。  

  評獎委員會強調,此前對甲型和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已有不少發(fā)現(xiàn),但大多數(shù)血源性肝炎病例仍無法解釋。丙型肝炎病毒的發(fā)現(xiàn)揭示了其他慢性肝炎病例的病因,并使血液檢測和研發(fā)抗病毒新藥成為可能,挽救了數(shù)百萬人的生命。

  在三人中,阿爾特最早確認一種未知病毒會導致“非甲型非乙型”的慢性肝炎?;纛D用新方法分離出這種病毒的基因組,隨后病毒被命名為丙型肝炎病毒。賴斯則證明,丙型肝炎病毒自身即可導致慢性肝炎,而不需要其他病原體“助力”。

  評獎委員會秘書托馬斯·佩爾曼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(fā)布會上表示,他已經與三名獲獎科學家中的兩位取得了電話聯(lián)系,他們表示“非常驚訝和高興”。阿爾特在與委員會的通話中表示,看到這么多人因此而被治愈(丙型肝炎)非常驚喜。

  阿爾特1935年出生于紐約,現(xiàn)任職于美國國立衛(wèi)生研究院?;纛D出生于英國,目前任教于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。賴斯1952年出生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薩克拉門托,目前任教于紐約洛克菲勒大學。

  三名科學家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(約合112萬美元)獎金。諾貝爾基金會上月發(fā)布公報稱,今年每項諾貝爾獎的獎金都將增加100萬瑞典克朗。

 

三名科學家分享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

  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,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名科學家。英國科學家羅杰·彭羅斯因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而獲獎;德國科學家賴因哈德·根策爾和美國科學家安德烈婭·蓋茲因在銀河系中央發(fā)現(xiàn)超大質量天體而獲獎。

  當天在瑞典皇家科學院會議廳舉行的發(fā)布會比預定時間晚10多分鐘?;始铱茖W院常任秘書戈蘭·漢松首先向因新冠疫情而無法現(xiàn)場報道的媒體表示歉意,并解釋這一延遲是因為與獲獎者聯(lián)系。隨后他公布了獲獎者名單及主要成就。

 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新聞公報中說,彭羅斯使用巧妙的數(shù)學方法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。他證明了黑洞確實可以形成,并對其進行了詳細描述。他的開創(chuàng)性論文被認為是愛因斯坦之后對廣義相對論的最重要貢獻。

  公報還說,自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,根策爾和蓋茲分別領導一個科研小組,用各種先進的望遠鏡觀測銀河系中央一個名為“射手座A *”的區(qū)域。他們都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質量非常大且看不見的天體:在不超過太陽系的空間中聚集了約400萬個太陽的質量,使周邊恒星急速旋轉。這一開創(chuàng)性工作提供了迄今為止最令人信服的證據,即銀河系中央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。

  諾貝爾物理學獎評委會主席戴維·哈維蘭德表示,今年獲獎者的發(fā)現(xiàn)開創(chuàng)了致密和超大質量天體研究的新領域。但這些奇異天體還有很多問題急需解答。他說:“不僅有關于它們內部結構的問題,還有關于如何在黑洞周邊的極端條件下測試我們的引力理論的問題?!?/p>

  蓋茲在現(xiàn)場電話連線時說:“科學對人類至關重要,我非常熱衷于教導年青一代提問和思考的能力,這對世界至關重要?!彼硎?,促使她進入該研究領域的,“首先是懷疑與興奮等綜合因素,我們仍然不知道黑洞中有什么,這是令人著迷的一部分,這將有助于推動我們去了解新世界”。

  彭羅斯1931年出生于英國,現(xiàn)為牛津大學教授;根策爾1952年生于德國,現(xiàn)任德國馬克斯·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所長,并兼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;蓋茲1965年出生于美國,現(xiàn)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。蓋茲也是迄今第四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。

  三位科學家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(約合112萬美元)獎金,彭羅斯獲得其中一半,根策爾和蓋茲共享另外一半。

 

兩名女科學家分享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

  瑞典皇家科學院7日宣布,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?,敿~埃勒·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·道德納,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。

  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·漢松當天在皇家科學院公布了獲獎者名單及主要成就。漢松說,今年的獲獎研究成果是“基因剪刀——重寫生命密碼的工具”。

  據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介紹,兩位獲獎者發(fā)現(xiàn)了基因技術中最犀利的工具之一,即“CRISPR/Cas9基因編輯技術”?;谶@項技術,研究人員能以極高精度改變動物、植物和微生物的DNA(脫氧核糖核酸),并有望更改某些生物的生命周期。這一技術對生命科學研究產生了突破性影響,有助于研發(fā)新的癌癥療法,并可能使治愈遺傳性疾病成為現(xiàn)實。

  評選委員會在新聞公報中說,沙爾龐捷在研究一種對人類危害巨大的細菌——化膿性鏈球菌時發(fā)現(xiàn)了一種以前未知的分子tracrRNA。這種分子是細菌古老免疫系統(tǒng)CRISPR/Cas的一部分,它可通過切割病毒的DNA解除病毒的危害。沙爾龐捷在2011年發(fā)表了這一研究成果。同年她與資深生物化學家道德納展開合作,在試管中共同重建了具有上述切割功能的細菌“基因剪刀”,并簡化了“剪刀”的分子組成以便使用。

  公報指出,在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實驗中,沙爾龐捷和道德納對“基因剪刀”進行了改造。在天然形式下,該“剪刀”能夠識別病毒的DNA。但這兩位獲獎者發(fā)現(xiàn)能對這種“剪刀”施加控制,這樣一來就能在任何預先設定的位置切割任何DNA分子。一旦DNA被切割,那么重寫生命的密碼就變得簡單了。

  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主席克拉斯·古斯塔夫松說:“這個基因編輯工具擁有巨大能量,它不僅在基礎科學領域引發(fā)了變革,還產生了很多創(chuàng)新性成果,并將帶來具有獨創(chuàng)性的新治療方法。”

  沙爾龐捷在發(fā)布會的電話連線中說,她得知獲獎時感到很驚喜,“作為獲此殊榮的女科學家,我希望能對致力于科學研究的年輕女性傳遞信息,女性能在科學界有所作為并獲諾獎”。她還強調,“基因剪刀”技術有可能在將來開發(fā)出擊敗細菌的療法。

  沙爾龐捷1968年出生于法國,現(xiàn)任德國柏林馬克斯·普朗克病原學研究室主任;道德納1964年生于美國,現(xiàn)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。

  兩名科學家將平分1000萬瑞典克朗(約合112萬美元)獎金。

附件: